过刊浏览
古陶瓷修复中有色补配材料筛选实验研究——以首都博物馆馆藏青花鱼藻纹大缸为例

李  齐1,吕淑玲2,何  姗1,周  华1
(1.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91;2. 首都博物馆,北京 100045)

摘 要:最小干预原则是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目的是减小文物修复行为对文物本体的干预,最大程度的保存文物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在古陶瓷修复过程中,补配及着色是两个界限明确的工艺。为秉承古陶瓷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笔者将补配与着色工艺进行了结合,开展有色补配材料筛选实验研究,并以首都博物馆馆藏明嘉靖青花鱼藻纹大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列筛选实验研究,通过对其光泽度、色度、硬度以及紫外线老化程度等检测分析,最终得出最适合大缸的补配材料是滑石粉,有色填料配比实验结果为AAA胶、滑石粉、绿色矿物颜料400︰200︰1的配比是最近进大缸本体颜色的。有色补配材料与工艺研究的尝试既能缩短修复工期,又能实现最小干预,避免在着色环节喷涂颜料时覆盖陶瓷器完好部位的釉面,实现了古陶瓷修复的最小干预,并且提升了古陶瓷修复材料筛选的科学性。
关键词:有色补配材料;古陶瓷保护修复;最小干预;滑石粉;青花鱼藻纹

  • DOI: 10.13957/j.cnki.tcxb.2020.05.020

  • 查看全文】已下载

打印    收藏      导出BibTex文件      导出EndNote文件      导出XML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