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与虫鸣:清代至民国广东石湾蟋蟀盆的生产、工艺与文化研究
作者: 纪文瑾编辑:qkzzs发布时间:2025-08-01点击:

纪文瑾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摘要:本文以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馆藏清代至民国时期石湾白釉行生产的蟋蟀盆为研究对象,首次系统探讨了岭南地区蟋蟀文化的演变及其与石湾陶器工艺的关联。通过器物形制、釉色工艺、店号款识及文献考证,揭示了蟋蟀盆在广府民俗中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石湾蟋蟀盆可分为“行盆”“养盆”两类,其直筒、收腰等设计兼顾实用性、透气性与避光需求,釉色融合乳浊、透明等传统技法,体现岭南气候适应性特征。盆身铭文、道教符咒及广彩彩绘等装饰,反映了蟋蟀文化从市井娱乐向文人雅事的升华。清末民初“永日记”“利安造”等店号的生产组织,印证了石湾白釉行在蟋蟀用具专业化中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斗蟋蟀; 蟋蟀盆; 石湾陶; 蟋蟀文化; 广府生活



  • 查看全文】已下载

打印    收藏      导出BibTex文件      导出EndNote文件
推荐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通讯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研究生楼    邮政编码:333403

电话:0798-8491219 传真:0798-8499000 信箱:tcxb_779@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