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索

一维异质结构MnxOy/C@Fe3O4的构筑及其超轻宽带吸波性能


宋志明1,刘  斌1,伊  鹏2,韩旭辉1,刘晓芳2

(1.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摘  要:由于雷达探测频段的多样性,仅针对特定频率的强吸收吸波材料已无法满足隐身需求,如何提升有效吸收带宽(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 EAB)仍是高性能吸波材料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以MnO2纳米线为模板,通过原位聚合多巴胺、吸附Fe盐和碳化等方法得到了附载有Fe3O4纳米颗粒的一维(1D)介孔碳包覆锰氧化物(MnxOy、Mn3O4和Mn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MnxOy/C@Fe3O4)。结果表明,MnxOy/C@Fe3O4复合材料的多组分异质结构(Mn3O4、MnO、Fe3O4和C)增加了不同物相的相互接触,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提供了更多的界面极化损耗;基体中1D碳结构两两之间形成导电网络,有利于电子的迁移和跃迁,增强了传导损耗;介孔碳中的众多缺陷和末端基团提供了大量的偶极子极化中心,增加了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多重散射损耗,且介孔的存在减轻了材料的重量;磁性Fe3O4颗粒提供了涡流损耗和自然铁磁共振损耗,增加了磁损耗,并且与介电损耗的协同作用下改善了材料的阻抗匹配,使得MnxOy/C@Fe3O4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MnxOy/C@Fe3O4复合材料在填充量低至20 wt.%的情况下,厚度为2.2 mm时的反射损耗(RL)为–62.0 dB。值得注意的是,在1.7 mm的超薄厚度下EAB达到了6.4 GHz (11.4 GHz~17.8 GHz),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超轻、宽带吸收的优异吸波性能。

关键词:吸波材料;阻抗匹配;超轻;宽带


  • DOI: 10.13957/j.cnki.tcxb.2025.04.006

  • 查看全文】已下载

打印    收藏      导出BibTex文件      导出EndNote文件      导出XML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