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索

CuO-Bi2O3-B2O3三元系统玻璃形成能力研究


郭慧明,李秀英,LAWRENCE Cooper

(景德镇陶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摘  要:采用熔体冷却法,制得了Bi2O3-B2O3二元、CuO-B2O3二元、CuO-Bi2O3-B2O3三元系统的一系列样品。针对肉眼可见存在未熔融、未完全熔融、玻璃光泽差、有絮状物、分层等现象的样品,采用XRD对其进行物相鉴定,并以此为据判断各配方的玻璃形成能力,从而确定了CuO-Bi2O3-B2O3三元系统的玻璃形成范围。研究结果表明:CuO-Bi2O3-B2O3三元系统中,B2O3含量低于15 mol%的配方均不能制得玻璃。熔体冷却过程中析出Bi2O3、CuBi2O4等晶相。当配方中的B2O3含量超过70 mol%时,制得的玻璃样品易分相和开裂;当配方中的B2O3含量为50 mol%~70 mol%时,Bi2O3含量超过15 mol%才能制得玻璃;而当配方中的B2O3含量为45 mol%~50 mol%时,Bi2O3含量只要不低于5 mol%就能制得玻璃。当B2O3含量从45 mol%降低至15 mol%时,提高Bi2O3/CuO比才能制得玻璃,否则熔体在冷却过程中易析出Cu2O晶体。CuO-Bi2O3-B2O3三元系统具有较宽的玻璃形成范围及较高的CuO的掺入量,且玻璃中CuO的掺入量随Bi2O3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玻璃中CuO和Bi2O3的最高掺入量分别为50 mol% 和75 mol%。

关键词:铋硼酸玻璃;物相鉴定;玻璃形成范围


  • DOI: 10.13957/j.cnki.tcxb.2025.04.008

  • 查看全文】已下载

打印    收藏      导出BibTex文件      导出EndNote文件      导出XML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