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克华
(青岛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明代后期的民窑青花婴戏纹体现出了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儿童吉祥、多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推动了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饰题材审美的创作。明代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时期的民窑青花婴戏纹民俗内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传统哲学思想都对婴戏纹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仁”的伦理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佛教莲花化生童子的信仰以及道家“复归于婴儿”的自然审美观,构成了明代民窑青花瓷婴戏纹饰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性格对于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饰艺术表现有着巨大以致不可估量的影响。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包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同时也表现出超越时代的价值,这也正是明代民窑青花婴戏纹饰文化艺术不断创新与传承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民窑青花瓷;婴戏纹;历史渊源;纹饰特征;文化内涵;审美精神
通讯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研究生楼 邮政编码:333403
电话:0798-8491219 传真:0798-8499000 信箱:tcxb_779@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