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辅助胶凝组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 张 震 高文元编辑:qkzzs发布时间:2014-02-01点击:

张 震1,高文元1,2

(1.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2.辽宁新材料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034)

摘 要:利用多孔结构且主要成分为天然活性SiO2的硅藻土、类火山灰效应的矿渣和粉煤灰以及加速水泥水化的硅灰,通过多组分复掺工艺,可开发出能够大比例替代水泥的建筑胶凝材料,真正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多组分复掺后形成的多元相效应,优化了料浆的工作性能并提高了样品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质。但其早期强度增长缓慢的问题和参与复掺的辅助胶凝材料的种类、比例、物化性质等参数的探讨将成为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火山灰效应;硅藻土;粉煤灰;矿渣;硅灰


  • 查看全文】已下载

打印    收藏      导出BibTex文件      导出EndNote文件
推荐文章更多>>
  • 文章标题测试11-20
最新文章更多>>

通讯地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研究生楼    邮政编码:333403

电话:0798-8491219 传真:0798-8499000 信箱:tcxb_779@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