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国,刘立敏,钱欣源,何非凡,王 宙,陈晗钰,绳 阳,周晓亮
(西南石油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采用流延—丝网印刷法制备燃料电极为Ni-YSZ 的固体氧化物电池(Solid Oxide Cells, SOCs),使用过渡金属Fe、Mn 掺杂CeO2 制备Ce0.9Fe0.1O2−δ(CFO)、Ce0.9Mn0.1O2−δ(CMO)、Ce0.6Fe0.1Mn0.3O2−δ(CFM)等高催化活性材料,再用其浸渍改性Ni-YSZ电极。以电化学测试为基础,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等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电极经过浸渍改性后的微观结构形貌、性能和稳定性。研究发现,未浸渍及经CFO、CMO、CFM浸渍改性的Ni-YSZ 电极在850℃下H2 (3 vol.% H2O)气氛中放电的最高功率密度分别为526 mW·cm−2、724 mW·cm−2、706 mW·cm−2、829 mW·cm−2,在850 ℃、1.8 V 下VCO2:VCO=50:50 气氛中电解电流密度分别为0.55 A·cm−2、1.39 A·cm−2、1.43 A·cm−2、1.63 A·cm−2,经浸渍改性的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经CFM 浸渍改性的效果最好。针对CFM 浸渍改性的Ni-YSZ电极进行了CeO2电解稳定性测试和EDS 元素含量分析,稳定性测试100h 衰减率仅为3.7%,并且测试前后C原子含量几乎无变化,表明经CFM浸渍改性的Ni-YSZ 电极能够抑制积碳的产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总体而言,CFO、CMO、CFM 浸渍改性能够延长Ni-YSZ电极的三相界面(TPB)长度、优化电极的微观结构、提高电极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极有前景的Ni-YSZ电极改性方法。
关键词:SOCs;Ni-YSZ 电极;过渡金属;CeO2;浸渍改性